西林叉車之小故事——龍池
西林叉車之小故事——龍池文章詳情
西林叉車之小故事——龍池
走進蘭山頭石窟禪寺的北面,穿過文殊菩薩洞廳,再走出石窟禪寺的南大門,沿臺階右拐就來到了一處看似平常且有欄桿的洞窟前面,靠近欄桿一看,讓人感到一股涼氣,洞里的景色讓人大吃一驚。
原來這個洞窟是一個龍池,居高臨下讓人看得腳底發(fā)癢,洞窟的頂?shù)剿嬗?/span>20多米高,兩條金黃色的巨龍正在上下翻騰,感覺就要從洞窟里翻騰出去,大龍騰云駕霧,口吐龍珠,欲想升天;小龍口吐海水,欲下大海,兩條龍一上一下,氣勢非凡。龍池的左邊是我們西林叉車董事長儲總在丙申秋題寫大字“龍池”,兩個大字蒼勁有力。左邊是我縣著名女書法家王蕊芳揮毫的草書,字體鳳舞龍飛,與龍池的龍相得益彰。詩句引自魏晉曹植的《箜篌引/野田黃雀行》中的兩句:“驚風(fēng)飄白日,光景馳西流”。意即白天里疾風(fēng)吹過,日光漸漸向西流走,比喻時光如流水。讓我們看了這個詩句以后要知道人生短暫,好好珍惜時光。
據(jù)說在龍池璧干活的時候,由于水深20多米,最難的就是架子不好搭。一根6米長的鋼管放不到水底,接起來難度也大。他們最后用油桶捆在一起,把鋼管放在油桶上,再搭架子,盡管采取了措施,人在水面的架子上干活,架子總是搖搖晃晃,就像走鋼絲一樣,提心吊膽。在干活的時候,干活的工具如切割機、電鉆、鐵鑿等經(jīng)常掉下去。好在活干完了,人都安全無恙。
再來看看這龍,龍正在騰飛的時候,身體都懸空了,還看不見龍的尾巴,尾巴看似要出來呢,還是還藏在洞里?這是一個非常匠心的設(shè)計,龍尾巴的處理非常得體,讓人佩服設(shè)計雕刻者的藝術(shù)。原來這是一條斷了尾巴的龍!素材“斷尾巴龍”,一個在本地流傳了很久的傳說,巧妙的結(jié)合到龍池里了,讓人浮想聯(lián)翩。
說的是很久以前,長街有個大戶人家,姓謝,他的女兒年紀逐漸大起來了,一直為嫁。這對大戶來說,名聲不好聽,于是,這個謝家主人決定打造一只有三道帆布的大船,任其漂流,來決定女兒的婚姻大事。大船打好了,在一個風(fēng)平浪靜的天氣,船下海航行了。船到蘭頭村外的白礁時,在此下錨停船休息,不想,狂風(fēng)暴雨來襲,他們馬上決定起錨,把船開到蘭頭村的山邊,以躲避風(fēng)雨,誰知此時鐵錨沉在海里,怎么也拔不出來,那船也開不了,就有傾覆的危險。此時,船老大拿起斧子,一下就把系船的纜繩砍了,纜繩掉入海里,船啟動了。而掉入海里的纜繩突然噴出一股鮮血,纜繩一搖去了大海,成了一條龍,人們都說那是一條“斷尾巴龍”。
斷尾巴龍的故事延續(xù)了一代又一代,蘭頭村外的白礁被海水沖了一年又一年,白礁盡管經(jīng)歷了多次的大風(fēng)暴雨,多次的海塘圍墾,但是始終還在蘭頭村外的海塘邊,經(jīng)受著海水的沖擊。400年前,為了紀念這條龍,有倪姓村民在蘭頭山南面的外山嘴上建了一座龍王廟,并把龍王廟前的海灣稱為龍王灣,期盼那條斷尾巴龍能夠回來看一看。每年的立秋前后,許多遠近的村民會到這里來取水,朝拜龍王,非常靈驗。
現(xiàn)在,龍池的建造成功,給了斷尾巴龍一個安身的地方,不用在翻江倒海,風(fēng)里來雨里去的飛騰了,到了石窟禪寺,記著一定去龍池拜拜那條斷尾巴龍哦。